過了元宵,新春佳節就正式結束了。節日期間,子女們像燕子歸巢一樣飛回老人身邊,節后又紛紛飛走,留下孤獨的老人。這個時候,老年人很多會出現心情沮喪、煩躁失眠等癥狀,俗稱“節后空巢征”。記者近日從泉州市第三醫院心理科了解到,該院接診了不少這種病例,有的老人的心理問題已經比較嚴重。
現象
子女節后返程老人情緒低落
2月6日,吃完午飯,在石獅過完年的小吳就要準備乘坐下午的航班回廣州上班。母親魏阿姨幫著他收拾行李。“回去要照顧好身體,有時間就給我打電話……”她不停地念叨著。下午4時左右,小吳乘車前往機場,魏阿姨一直站在家門口,不斷地向孩子揮手告別。她知道,這一別,下次再見面就只能等到國慶節了。
魏阿姨就這一個孩子,由于工作需要,兒子經常出國。年前從西班牙回國后進行了多次隔離,回到家已經臘月廿八了。“春節過得太快了,轉眼間,兒子又要去工作了。”魏阿姨說,一年當中最大的愿望就是盼著孩子回家過年,坐在一起吃團圓飯。
“看著孩子離開,心里肯定會有些失落。”魏阿姨表示,兒子工作忙,一年到頭很難相聚。兩年前老伴患病離世后,她一個人在家更覺得孤單,有時吃飯沒有胃口,偶爾會感到頭痛,睡覺也睡不安穩。這次兒子節后回去上班,她好幾天都覺著寢食難安。
家住晉江的范阿姨也出現同樣的情況。今年57歲的她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初中畢業后選擇參軍,女兒去年遠嫁山東。今年過年,兒子無法回家,女兒和女婿回家住了幾天,又趕回山東工作,現在家里只剩下老兩口。范阿姨說,之前過年女兒都在身邊,今年初三她才回來,年夜飯吃起來都感覺沒味道??粗畠弘x開家,范阿姨心里非常不舍,尤其是剛離開那天,“非常不習慣,看電視的時候經??匆粫壕桶l呆,有時候還會莫名其妙生悶氣,可能是年紀越大越離不開孩子了。”
李阿伯今年70多歲了,老伴5年前去世,女兒在外地工作,他獨自居住。李阿伯有退休金,女兒也經常寄錢給他,吃穿不愁。不過,老人一直覺得生活中好像少了什么,常常對著空蕩蕩的屋子發呆、嘆息。“很想讓女兒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幾個電話聊聊天,但是又怕影響孩子工作。”李阿伯無奈地說。
過年女兒回來,李阿伯心里很開心,但沒幾天女兒就去上班了,之后的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很多以前沒有的病癥:胸悶、頭痛、腳痛等,總感覺渾身不舒服。女兒聽說父親身體不好,急忙請假從外地返回家里,陪他去醫院,但是做了各種檢查也沒查出是什么問題。醫生考慮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建議到??漆t院就診。后來經過心理科醫生的治療,李阿伯的身體有了明顯的好轉。
應對
老人積極調整心態子女要多關愛溝通
記者發現,類似的心理情況常常出現在節后的空巢老人身上。為此,記者采訪了泉州市第三醫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
“我們醫院接診了不少這種病例。就醫的老年人已經出現軀體化的癥狀,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泉州市第三醫院心理科主任倪峻華告訴記者,“曾經有名老人輾轉多個綜合性醫院就醫,各項指標大致正常,但身體一直沒有好轉。后來通過我們的引導,讓其培養一些養花、養草等興趣愛好,兩三周后老人的狀態就有了明顯的改變。”
之所以會出現節后“空巢綜合征”,心理治療師謝燕燕認為,首先是因為老人會產生一定的分離焦慮。春節時,一家團聚,其樂融融。節后,孩子紛紛離家,老人難免有心理落差。其次,跟老人本身的性格和自身心理狀態有關,如自卑、缺乏社交技巧等。同樣是節后與孩子分離,有的老人表現出“空巢綜合征”的癥狀,而有的則不會。這與生活狀態有關,如果老人自己的生活比較豐富多彩,就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謝燕燕建議,老人要積極調整,恢復以往的作息和生活節奏,可根據個人身體實際情況,多培養興趣愛好,可選擇到老年大學、老年活動中心參加感興趣的活動。這樣一方面能夠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緩解“空巢”帶來的孤獨與失落,減少老年人心理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還能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作為兒女,要經常與老人通過電話、視頻進行溝通,多關注老人的身心健康,讓老人時刻感受到關愛,也可以多制造機會讓老人與孫子輩的小孩互動。最后,謝燕燕提醒,如果老人感覺不適但經過檢查沒有明顯軀體問題的,應該考慮是否為心理問題,并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記者 魏曉芳 郭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