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元宵佳節已過去一個多星期了,但人們對那些在各種各樣民俗中展露出的濃濃“年味”仍記憶猶新,津津樂道。
在泉州晉江安海鎮庵前村,人們不能忘懷的是元宵節的提燈、游村、分燭等民俗活動。
“厝邊頭尾賀新人,廳堂喜氣人擠人。阿公伯叔分燭忙,提燈游村點點紅。”
“一年一度上元燈,斗巧爭奇各自矜。最是登丁同仰企,期能多子又高升。”
這些閩南民俗詩話道出了村里這個民俗活動的特點及其美好寓意。
這種傳承了200多年的民俗活動讓村里的元宵節有著獨具一格的味道:
“‘燈’與‘登’諧音,登科也;閩方言中,又以燈為丁,寓意‘添丁’。每年的這個時候其他村的人都知道,要過熱鬧的元宵節,來我們村準沒錯。孩子們都盼著這日子,村民們也都會自覺地來參加,這是一種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尤芳輸這樣對記者說。
傳承百年 是對新人的祝福
元宵節當晚,走進安海鎮庵前村,人聲鼎沸,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來到新婚夫妻尤鴻源、張穎家中。來客很多,很熱鬧。主人尤英都指著廳堂介紹道,他們正打算迎接前來送祝福的孩子們。記者注意到,廳堂中擺滿了糖果、餅干、蠟燭。家中長輩們個個穿著喜慶的衣服,新人正對著公婆、長輩們請安行禮,長輩們邊回禮邊說著祝福話。過了一會兒,一群孩子排著隊,提著燈籠走了進來,邊走邊齊聲朗誦著閩南四句吉祥話。新娘新郎和家人們則拿著糖果、餅干、蠟燭,分發給前來送祝福的孩子,并向他們表示感謝。
“我們村村委會非常重視這項民俗的傳承,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會舉辦提燈游村分燭民俗活動。具體就是,每年元宵節前一年內結婚的新郎家中,在元宵節晚上都會準備好紅色蠟燭、糖果等,贈給提燈游村前來賀喜的孩子們?,F在大部分孩子提的是電燈籠,新人們就也與時俱進,多準備電池相贈。”尤芳輸說。
“元宵煙火斗繁華,萬點流星萬朵花。蠟燭如椽香似柱,游人看到月輪斜。”庵前村的孩子們在元宵節,點上一盞燈,走街串巷,從這一家走到那一家。點點蠟燭的光亮,像一條游龍,閃耀著村莊的輪廓,這樣的場景,在這里已經傳承了200多年。
相傳,清代嘉慶年間,正月十二這天,庵前村一戶人家為其長子操辦婚事,同村族人皆來慶賀,孩童歡呼雀躍,笑語連天。洞房鬧盡,客人攜兒女回家,路黑難行,這戶人家遂贈眾人蠟燭,一人兩支,以作途中照明之用。后逐漸演變為庵前村元宵節提燈游村分燭的習俗。
村民尤芳輸回憶,他小時候,元宵節那天吃完晚飯,小伙伴們就提著小燈籠開始一家一家上門添喜去。“往年最多的有二十幾家新人,今年是七家。只要是去年有過喜事的人家,都會早早買好了東西,準備在廳堂里,等待我們來分燭。陪同孩子們一起去的大人在路上就會給我們介紹,誰家去年娶新媳婦兒啦,這個是誰家,那個是誰家……就在這樣的節日里,孩子們被大人們進行了一次全村的人口普查工作,不僅有小伙伴們一起玩鬧,還認識了不少長輩、同輩,無形中是一種對鄰里關系的促進。”尤芳輸笑稱,有鄰里之間偶爾發生矛盾,也可以借由元宵節提燈游村分燭的活動重修舊好。
滿是期待 也是濃濃的鄉愁
泉州元宵節點燈習俗由來已久,源于中原,興于唐宋。《宋書》有云:“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這是古時關于泉州花燈的真實記載。
在閩南人眼中,燈籠象征紅紅火火、平安吉祥、幸福光明,其美好的愿望又大多與“丁”有關。“你看,剛剛掛在新人家里廳堂中的一個燈籠燒起來了,村民隨之大喊‘出丁了,出丁了’,閩南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最美好的祝福,表示這家人要添丁。”村民沈先生每年都會參加提燈游村分燭民俗活動,他對記者說,閩南話“燈”“丁”同音,閩南一帶有“擔燈”風俗。在庵前村,村民家有新嫁女的,要在上元節前,給女婿家送蓮花燈和繡球燈掛在新人房中。“不管是掛燈、送燈、游燈、出燈,還是庵前村的提燈分燭,都是千百年來人們對生命的一種最樸實的愿望。”
村民王小姐是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參加的,“在我們村,正月十五沒有參加提燈分燭就不算過年,我小的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現在我每年都會帶著孩子一起來湊熱鬧,讓孩子用閩南語了解閩南風俗、閩南文化,就像回到我小時候一樣”。
村民尤芳輸說,有遠在他鄉謀生的游子春節回鄉,都要等元宵節活動過后再出門;不能回鄉觀看的,都會通過朋友圈等方式加入。“庵前村的提燈游村分燭也寄托了一種濃濃的鄉愁。”
庵前村人沈誦柱離開家鄉到廣東東莞已經28年了,回憶起小時候分燭的場景,仍是興奮異常:“記得在十來歲的時候,元宵節天還沒黑,哥哥姐姐們就會拿出一早準備好的燈籠,呼朋喚友。當時因為條件有限,不是每個人都能有一盞燈籠,哥哥就會說:‘我先進去分燭仔,出來后再換你提燈籠進去。’可是我很內向,進門后不知道說啥,就呆呆地站在門邊。依稀記得新郎問我:‘你會念四句嗎?’我不敢應,只是嘟囔著說要分燭仔,差點就要奪門而出,最后新郎還是給了我一對小紅燭,還幫我點好,粘在燈籠里。我提著燈籠滿心歡喜出了門,只是一句恭喜的話也沒說。最有意思的是,偶爾中途哪戶人家里沖出一條狗,我們就被追得人字拖都跑脫了,緊緊攥在手里的分到的幾對蠟燭,到家發現都斷成幾截了……”
活態傳承 守住傳統的年味
村中年長的村民介紹,此前有庵前族人移居臺灣后,不僅光大了家族遺風,亦將元宵節分燭之習俗在臺灣多地傳承下來。
沈誦柱說,作為庵前村人,雖然遠游在外,但還是會和小孩說說閩南話,講講家里的老風俗。記者現場看到,很多年輕的父母是抱著襁褓中的嬰兒一起參加民俗活動的,嬰兒也許還不懂得什么,但有些傳統的美好,難道不就是這樣被植根被傳承的嗎?
如何把民俗傳承下來,有著多代人記憶的提燈游村分燭似乎給出了啟示——活態傳承。到了元宵節這一天,村民們知道不僅要猜燈謎、逛廟會、賞花燈,更記得要在晚上走出家門,提上燈,走進新人家,說上幾句閩南四句,分到蠟燭和糖果。“民俗文化來自民間,必須有民眾參與,而熱鬧、喜慶、祥和的氛圍讓鄰里之間更加和諧,這就是一種活態呈現。”安海文化愛好者汪建育說。
“一種習俗活動要從某個村、某個小鎮等小區域走出來,變成全民參與的活動,首先就必須有代表性和廣泛性,另外必須得到當地重視,才能更加規范并有核心力量。”“需要有去賣力推廣的人才,需要去深挖背后文化內涵的專業人才,也需要錢財的支持。”
如果說文化是靈魂,那么民俗就是載體,就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傳承文化不僅僅是把民俗送進“非遺”名單,更要讓民俗活動、民俗習慣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張博 張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