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在中國,是改革開放以來經常被大家談起的一個話題。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里工作、學習、生活。
從登上春晚的笑星大山,到研究中國美食并寫出《花膠與魚翅》的扶霞,再到《非正式會談》里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通”,他們對于中國文化的好奇、學習中文的熱情、逐漸融入中國社會的過程,都被我們津津樂道,而從他們身上,也折射出了當代中國開放包容的發展變化,體現出大國胸懷。
根據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11月1日零時居住在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接受普查登記的外籍人員共845697人。他們來華的目的主要有商務、就業、學習、定居、探親等。
在大學留學、在外企工作、在學校里教外語、成為中國女婿或者媳婦定居下來……隨著時代發展,他們的職業和身份也越來越豐富,而在此之中,有一個群體也逐漸龐大——體育健身行業從業者。
中國足籃球職業聯賽的發展、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家長們對于孩子體育愛好培養的重視,把外國人吸引到了我們的球場、操場、健身房,他們成為了職業俱樂部里的外援、體育培訓班里的外教、健美比賽場上的“大滿貫”……
這群人就在我們身邊。他們一方面發揮著一技之長,一方面也通過體育運動結識好友,游遍中國,更好更快地融入這片土地,他們習慣了用支付寶付款,用軟件叫車叫外賣,也加入了拼多多砍價群和抖音直播大軍,并在此過程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體驗中國社會的發展。
來自加納的塞米爾是個籃球外教,他說著一口地道的普通話,在球場上和小學員打成一片,如果不看畫面,你絕對想不到這是個外國人。
“小黑”同樣來自加納,是個健身房老板,現在還當起了男主播,線上帶大家訓練。直播間里,有人讓他秀肌肉,有人讓他說中文,甚至還有人讓他唱個rap,來段freestyle。
西班牙人保龍學習中文最大的目的是想更清楚地將自己的籃球理念傳遞給學員,而他最喜歡去本地人開的小餐館里吃飯,沒有英文菜單、沒有圖片,和老板交流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俄羅斯人尼基塔說他現在做事情的態度和勤奮是這12年來從中國人身上學到的,也是他目前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他們不但講中文,還讀古典名著,用中國化的思維方式生存,浸潤在中國文化的空氣里,如魚得水。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