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州市中心的東較場(廣東省人民體育場)作為開展體育運動的場所,可以遠溯到唐代的“閱武堂”。作為近代意義上的體育場,東較場的歷史則從1906年舉行的廣東省第一次運動大會開始——那是第一次按照奧林匹克競賽規則舉辦的綜合性運動會,標志著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在廣東乃至全國萌芽。
在這座“千年體育場”的看臺上,78歲的董良田精神矍鑠,與本報記者暢談半個多世紀以來他所親歷的廣東和廣州體育的故事。“廣東的現代體育發展歷史,與廣州這座城市密不可分。如果說嶺南文化是廣州的基因,商貿文化是廣州的血肉,那么體育文化則是廣州的骨骼。”董良田說。
董良田
廣州足球要遵循這四個規律:
1.有好的教練員
2.有好的運動員
3.有科學的人才培養鏈
4.堅持南派技術風格
其人
78歲仍活躍綠茵場
廣東體育“活字典”
董良田是地道的廣州人。在廣州市廣雅中學就讀期間,他品學兼優,尤其酷愛各類體育運動,是校足球隊隊長。
1964年,廣東省總工會委托廣州市體委組建廣東工人足球隊,董良田成為第一批入隊的球員,他和“中國球王”容志行是當時的隊友。隨著董良田所在的廣工隊這批足球新秀加入,廣東足球隊在上世紀70年代初進入一個大發展的轉折期。
1972年,廣東隊獲得全國五球運動會的亞軍,隨后被國家體委授權出訪非洲三國。至70年代中期,廣東隊獲得第三屆全運會足球金牌,從此把廣東“南派足球”推向近20年的巔峰發展階段,培養涌現出大批在國內家喻戶曉的廣東足球明星。
董良田從1973年開始根據廣東省體委工作需要,離開足球隊開始從事長期的體育行政工作。1985年任廣東省體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7年擔任廣東省足球協會主席,1993年擔任廣東省體委主任、黨組書記,2000年后擔任廣東省體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在30多年的體育行政工作中,董良田見證了廣東體育和廣州體育的諸多高光時刻。
1979年省港杯的創辦、1987年和2001年第六屆、第九屆全運會在廣州的舉辦、1991年第一屆女足世界杯在廣州的落地,董良田都是親歷者。他還目睹了廣東跳水、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舉重、體操、擊劍等眾多優勢項目如何發展壯大,對一個個由廣州培養誕生出來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如數家珍,堪稱廣東體育“活字典”式人物。
退休之后,董良田依然沒有脫離體育圈。他創辦了廣東萬力名人足球俱樂部,每年舉辦“中國足球名人論壇”和“廣東足球年度評選”,對弘揚廣東足球文化傳承和推動足球基層普及做了大量義務工作。年近八旬的董良田現在仍每周堅持踢球,他是中國足協每年舉辦的“中華元老杯”年紀最大的一位參賽球員。
其言
廣州體育的發展體現了嶺南文化中“敢為天下先”的文化特質
廣州日報:作為一名老廣東隊隊員,你認為廣州足球在中國足球的版圖中具有什么地位?
董良田:足球是最受廣州人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我剛接觸足球時,廣州的民間足球氛圍已經十分活躍。1950年,隨著越秀山體育場的修建,廣州逐步成為當時國內足球交流的中心。
1954年,廣州成為國內最早成立專業足球隊的城市之一,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時,廣州市足球隊收編為廣東省足球隊。應該說,在廣東足球發展的歷史上,廣州市隊是早于廣東省隊建立的,這得益于廣州市當時的硬件和人才的儲備。廣州足球培養的歷代人才是“南派足球”風格形成的核心基礎,“南派足球”是嶺南文化一個重要的載體。20世紀60年代,廣東不少足球名將受歡迎的程度與當時很多粵劇名伶相當,那時廣東隊在越秀山體育場打比賽總是全場爆滿。
我是1964年進入廣東工人足球隊的,和容志行同一批。20世紀60年代中期,廣東足球處于一個新老交替的低迷期,我們這批年輕球員接班了廣州隊,到70年代初又接班了廣東隊。那時,容志行、杜智仁、何佳等一大批名將誕生,直接促使廣東足球從70年代中期開始雄踞國內,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以廣州為核心的廣東足球在中國足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廣州日報:目前,廣州足球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改革期,根據您的判斷,廣州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董良田:在2019年舉行的“廣東足球70年文化展”上,我曾把廣東足球的發展概括為8個字:南派足球,志行風格。我認為,廣州足球要遵循這四個規律,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一,有好的教練員;第二,有好的運動員;第三,有科學的人才培養鏈;第四,堅持南派技術風格。
廣州足球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一直人才輩出,國家隊也有大批廣州籍的國腳,這和當時廣州足球人堅持了上述四點是分不開的。90年代末,因為種種原因,廣州足球經歷了一段低迷期。但由于廣州擁有良好的市場活力,2010年以后又慢慢開始引領國內職業足壇,現在,廣州隊和廣州城兩支中超球隊已經是廣州城市的標志。尤其是廣州隊,他們創造了8奪中超冠軍2奪亞冠冠軍的紀錄。
近年來,隨著廣州校園足球的大力普及、社會青訓的蓬勃發展,也必將為廣州足球提供更多人才保障。我對廣州足球的前景是有信心的。
廣州日報: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體育在這個城市具有什么樣的意義?
董良田:從清末民初開始,很多現代體育項目都是通過廣州傳入內地的,因此,廣州這座城市的體育文化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沉淀。和廣州開放性、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基因一樣,廣州體育的百年發展也擔當了中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的功能。
1979年,省港杯足球賽創辦,在中國體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不過,其意義并不僅局限于體育范圍。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省港杯客觀上推動了兩地經濟、文化、教育的全面交流和繁榮。
1991年,首屆女足世界杯舉辦,當時國際足聯對新興的女足運動很重視,希望有國家能承辦第一屆世界杯,他們當時看中了發展迅速的中國。1988年,國際足聯來廣州,在中國足協和廣東省體委的協助下舉辦了一次國際女足錦標賽。這次比賽,廣州的辦賽能力征服了國際足聯。1991年首屆女足世界杯在廣州開閉幕,當時國際足聯主席對廣州的接待能力和廣州的城市活力給予了高度評價。
廣州日報:除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對外交流的功能,廣州體育還具備哪些嶺南文化的特質?
董良田:1956年,時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對廣東體育高度重視,提出了“守住祖國南大門”的要求。當時中國為了參加墨爾本奧運會取得好成績,賀龍元帥批示在廣州的二沙島建立全國第一個運動訓練基地,當時叫“廣州國際體育俱樂部”,作為國家和廣東省的競技體育訓練基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容國團、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陳鏡開、中國第一個蛙泳世界紀錄創造者戚烈云都是從廣州的二沙頭訓練基地培養出來的。此后半個世紀以來,廣州二沙頭訓練基地更誕生了大量廣東、廣州籍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
除了在競技體育成績上敢于爭第一,廣州體育還創造了很多中國體育產業的“第一”:1984年廣州白云山制藥廠與廣州足球隊結緣,拉開了中國體育市場化的序幕;1987年,在廣州舉辦的六運會首次通過市場化運作,發行體育彩票;1992年廣州成為國內兩個“足球特區”之一,廣州太陽神足球俱樂部成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職業足球俱樂部;1996年,國內第一條多功能健身路徑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建成免費向市民開放。2010年,廣州舉辦的第16屆亞運會打造了“廣州模式”;廣馬已經成為世界馬拉松比賽的榜樣……可以說,廣州體育的發展集中體現了嶺南文化中“敢為天下先”的文化特質。
廣州日報:體育對廣州的城市建設有哪些推動作用?
董良田:體育在廣州的城市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功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六運會,在時任廣東省省長葉選平的幫助下,把天河區的80萬平方米交給廣東省體委興建天河體育中心。隨著六運會的舉辦,天河區也逐步發展成如今廣州最繁華的金融和商業的中心區域。到了2001年的九運會舉辦,廣州整個城市建設繼續東擴,修建了廣東奧林匹克中心、黃埔體育場,黃村、車陂、黃埔南部這一帶的面貌發生巨大改變。
另外,白云區、番禺區等地也興建了很多體育場館和訓練基地,直接帶動當地的城建發展。2010年的亞運會對廣州城市發展的推動更是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南沙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都輻射到了,大量的體育設施也擴展到很多大學校區里面。
面對即將進行的2025年大灣區全運會,廣州的城市建設必將又迎來一次新的契機,相信通過全民健身、社區體育公園等新的體育理念升級,廣州的城市建設將和廣州人的體育生活更加息息相關。
采訪手記
建設“世界體育名城” 以體育文化寫廣州文章
在東較場這個有著千年體育文脈和“百年省運”印記的廣州體育地標里,與廣東體育“活字典”董良田進行關于廣州體育的對話是一件最合適不過的事情。
作為一名地道的廣州人,董良田親歷了廣州這座城市78年來的巨大變化;作為一名體育工作者,他見證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廣東體育在廣州這片土地上的風云變幻。
在采訪對話的過程中,董良田的思路一直很清晰,記憶力也很好,很多年代久遠的人物和事件的細節,他基本能脫口而出。退休之后,董良田組織編撰過《足跡——廣東足球史記》《飛燕——廣東跳水70年》《省港杯40載》等多本大型的廣東體育文化經典刊物。他發自內心地熱愛廣東體育,他對廣東體育文化進行傳承的愿景也是迫切的。
體育對于廣州這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廣州市體育部門的戰略部署,廣州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世界體育名城”。董良田覺得,距離2035年雖然還有10多年時間,但“在體育領域里,10年的時間實在太快太快了”。
董良田認為,廣州目前在體育場館設施、品牌賽事、競技成績、人才培養、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等方面都在全國具有領先優勢。而要實現“世界體育名城”的目標,廣州的體育文化建設將是一個重要抓手。
體育文化,對廣州來說是一篇大文章。董良田如今最大的愿景,就是廣州市能夠在2025年大灣區全運會舉辦之前,盡快建立起一座廣東體育文化博物館。(記者張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