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的天氣加上人體免疫力降低,很容易引發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肺炎等疾病。因此,公眾應注意加強自身的保暖防護,盡量避免與冷空氣直接接觸。
低溫天氣 “御寒寶典”要收好
個人防護方面,應注意更換厚衣物,比如棉褲,以及穿戴防護用品,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等。同時,減少戶外活動,降低室內外的巨大溫差對身體的危害。
室內供暖是寒潮天氣時保護人群健康的最佳措施。寒潮天氣來臨時,應關閉門窗、使用供暖設備、降低低溫暴露。但長期保持門窗緊閉,缺乏室內外空氣交換,也有可能引起室內空氣污染水平升高,因此還應注意合理開窗通風,避免缺氧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況發生。
飲食方面,應加強營養,多吃熱食,少吃涼食,多補充水分。
寒潮的健康影響和防護也有地域差異。
北方冬季有集中供暖,室內干燥,室內外溫差大,一冷一熱容易誘發疾病。北方寒潮下的健康防護,應注重室內的增濕和通風,少出門,防寒保暖措施要做好。
南方由于沒有集中供暖,冬季室內冷,尤其是陰雨天氣,濕冷也是誘發感冒等疾病的重要因素。南方寒潮下的健康防護除了少出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外,更應注重采取一些安全的室內增溫保暖措施,改善居室內溫度。
吃什么抗凍?
羊肉、牛肉等紅肉
蛋白質的食物產熱效應在所有營養素中是最高的,所以高蛋白質的食物有助機體抗寒。
紅肉除了蛋白質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鐵在體內參與血紅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攜氧能力。缺鐵者外周組織的供氧減少,會因產熱不夠而感到寒冷。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紅肉雖然能御寒,但每天的肉量最好別超過二兩。
海帶、紫菜、海魚等富含碘的食物
甲狀腺素是調控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激素,影響著人體的代謝率高低、生長發育、神經和肌肉功能。不僅如此,甲狀腺素還能促進身體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轉化成能量,抵御寒冷。
而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如果缺碘,身體御寒能力會因此降低。海帶、紫菜、海魚等食物,能夠補充體內的碘含量,起到御寒作用。
但對于一些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需要抽血化驗,明確自己應該遵循的是忌碘飲食、低碘飲食還是適碘飲食。對于甲亢患者,最好禁食海帶、紫菜這類含碘特別高的食物。
粗糧、綠葉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
大部分B族維生素在體內起到輔酶作用,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都與能量代謝密切相關。
維生素B1主要存在于燕麥等粗糧、堅果、瘦豬肉及動物內臟中。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蛋黃、奶制品、綠葉菜等。富含尼克酸的食物有全麥制品、糙米、豆類、芝麻、花生等。冬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多攝入一些。
辣椒、姜等香辛料
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怕冷、凍傷等狀況;肉桂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速度,促進產熱;姜中的揮發油可加快血液循環、興奮神經,使全身變得溫暖。所以若要御寒,則在烹調時,可以多放些辣椒、肉桂、姜等香辛料。
御寒湯水:參芪黑豆煲羊肉
主要功效:補益肺脾腎、溫陽養血
推薦理由:冬季御寒湯水。
材料:黃芪20g、黨參20g、黑豆50g、羊肉300g、生姜3~4片(2~3人份)。
參芪沖洗,黑豆提前浸泡。羊肉洗凈斬件,加入生姜沸水中稍煮片刻以去膻味,撈起備用。與姜片、參芪、黑豆同放入湯煲,加水2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約1個小時,加入少量食鹽,喝湯吃湯渣。
羊肉以溫補著稱,寒涼天氣里吃完羊肉后頓感全身暖和不少,和羊肉的甘熱性味有關,其具有健脾溫中、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的功效,是冬季進補首選肉食之一。
冬季飲食,需注意攝取充足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產熱御寒。食物進入人體后,會有一個食物熱動力效應,其中以蛋白質為最高,所以在冬季,不單是羊肉,牛肉、雞肉、豬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被人體攝取后,都會感覺“暖笠笠”。
黃芪黨參均為補氣藥,常搭配使用,益氣固表的黃芪更能強化機體“防御”能力,而黨參尚能養血、生津,搭配黃芪,氣血氣陰同補,既可防黃芪過燥,又可改善血虛怕冷、手腳不溫者的癥狀。冬季需補腎,黑豆色黑入腎,補腎養血利水,輔參芪一起以補益肺脾腎,性偏涼的黑豆與羊肉搭配,可避免羊肉、黃芪過于溫燥,且作為優質的植物蛋白,還與羊肉葷素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