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韶關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發布解讀韶關有史以來含金量最高、創新突破最大、綜合力度最優的人才政策——《韶關新時代“百團千才萬匠”人才工程實施意見》。這是韶關歷史上第一次以市委名義召開的高規格人才工作會議,由韶關市委主要領導謀劃指導并推動人才工程的出臺實施。
韶關是廣東傳統的工業基地,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米袋子”“茶罐子”。但相對珠三角等兄弟城市,韶關的發展曾經相對緩慢。換道超車,唯有創新。創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來,韶關市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稟賦優勢,持續完善各類山區創業機制,數以萬計的各行各業的青年才俊積極投身粵北山區建設,形成了明顯的“頭羊效應”“歸雁效應”。
她努力破解鄉村振興難點和瓶頸
行走在深秋的粵北大地,處處可見豐收的可喜景象。田間地頭處,不乏像余華榮這樣的農技專家型人才的身影,韶關市“三農”干部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鄉村振興。
“我有專業特長,何不投身為之?最初到韶關掛職時,我下定決心,要把科技成果留在韶關農村大地上。”余華榮自今年4月底起掛職韶關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6個月來,余華榮圍繞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的難點和瓶頸,當參謀、當智囊。同時,促進所在的省農科院及相關科研單位與韶關企業接觸交流,引入高層次專家人才開展智力幫扶,并通過開展科技創新、聯合攻關等項目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
在掛職之前,余華榮與韶關相識已久。“因為我從事農業領域的工作,所以對粵北還是非常熟悉的。”余華榮介紹,早在2016年,廣東省農科院在服務鄉村振興中推進院地合作模式,通過“共建平臺、人才下沉”,重點解決地方科技人才不足、信息渠道不暢的發展瓶頸。韶關正是省農科院與韶關市政府第一批共建的分院。5年來,省農科院已派出30多名科技人員常駐韶關,開展科技服務三農。“今年我作為韶關分院的主任,來到韶關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余華榮說。
作為農業科技專家,余華榮長期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研究工作,致力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熟悉國內外各類農業農村,了解糧食、水果、茶葉、蔬菜等全產業鏈環節。“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從農業科技專家迅速轉變到政府服務角色。”到任之初,余華榮結合分管的農業產業、植保、農業推廣等工作開展調研,圍繞韶關市優質稻、蔬菜、特色水果、花卉、茶葉油茶、中藥材等特色種植業,了解各縣(市、區)種植業主導產業發展現狀,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此次掛職,她帶了兩位省農科院科技人員常駐韶關,開展科技服務產業。同時,省農科院為其提供了一定的課題經費。“這可以說是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開展科技需求調研,服務企業、服務產業。”余華榮說,這次帶來的博士來自蔬菜所、水稻所等具體專業。“所以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發現問題,專家團隊解決問題。”
掛職期間,她帶領省農科院專家團隊參與了“蘭花產業規劃”“市域區塊分類規劃”等系列頂層設計,謀劃“食用菌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等鄉村振興主要項目的實施,引進了省農科院植保所等團隊在樂昌開展“紅火蟻智能監控和預警體系”試點,推動了省農科院作物所團隊在乳源開展了“全國馬鈴薯南繁基地建設”。
此外,余華榮還主動搭建科企合作平臺,組織農科院專家團隊開展科技下鄉、品種推廣、技術培訓,服務當地各類型經營主體。目前,共開展以樂昌落葉水果、曲江食用菌、武江休閑農業、仁化白毛茶等特色產業的關鍵種養技術和新品種栽培培訓20多場,輻射帶動超300位新型職業農民。
小夫妻大山實現“田園”創業夢
走入位于南雄市烏逕鎮孔塘村的豐香果園,獼猴桃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從東莞返回南雄山區創業的林榕樹生和譚晚姣夫妻倆終于實現了他們心目中的“田園”創業夢。返鄉創業之前,林榕樹生夫妻倆一直在東莞創業。長期在外漂泊的日子,讓他們更加惦記家鄉的發展。夫妻倆對土地和故鄉有著別樣的情感,重回久別的“田園夢”、帶領熟悉的鄉親們致富一直是他們的夢想。2014年,他們毅然決然攜妻子一起追隨夢想,離開東莞返鄉創業。
夫妻倆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在孔塘村的綠水青山里創辦了豐香果園,種植了600畝獼猴桃。種植獼猴桃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抹芽、疏花、授粉、疏果、修剪、綁枝、清園,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為了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夫妻倆四處奔波,先后前往全國各地考察學習。種植過程中遇到難題,他們就虛心向農業專家請教,通過不斷摸索,夫妻倆成功掌握了獼猴桃的種植技術。
從2017年起,獼猴桃開始少量掛果,隨后掛果量年年成倍遞增,估算今年可收獲獼猴桃五六十萬斤。為了讓獼猴桃賣上好價錢,林榕樹生摒棄了父輩守舊的銷售方式,多次前往珠三角尋找銷路。今年入秋后,豐香果園的獼猴桃不僅能賣出好價格,還根本不愁賣:“我的獼猴桃全部賣完了,北方的才能上市,別說全國僅僅向珠三角的客戶都供不應求,銷量節節攀升。”
無數“新農人”成為鄉村振興“踐行者”
早在2016年,廣東就推出了支持異地務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如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和負擔、落實稅費減免政策、依托現有資源建設返鄉創業孵化載體、加大返鄉創業金融支持力度等。如今,各地繼續鼓勵已經在外地成功創業的人員,順應產業轉移趨勢,充分挖掘和利用輸出地資源和要素比較優勢,把適合的產業轉移到家鄉再創業、再發展。鼓勵積累了一定資金、技術、管理經驗、銷售渠道的異地務工人員,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的產業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方式,順應家鄉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升級的市場需求返鄉創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更多家鄉群眾就近就業。
“能夠將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帶動鄉親們致富,減少留守家庭,讓孩子們天天都能有父母相伴,我覺得自己的創業之路不管成功或失敗,都很有成就感。”創辦果園八年來,雖然伴隨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苦與累,但林榕樹生夫妻倆卻從來沒有后悔過。
林榕樹生夫婦的鄉村實踐正是“村里又回來了年輕人”的生動縮影。前些年,粵東西北部分農村出現了青壯年外出打工,傳統鄉村變成了“空心村”現象。如今,大量離家外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務工人員敏銳地抓住了鄉村振興的機遇,又帶著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技術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鄉村。他們發揮既熟悉輸入地市場又熟悉輸出地資源的優勢,借力“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現代商業,通過對鄉村傳統手工藝品、綠色農產品等輸出地特色產品的挖掘、升級、品牌化,實現輸出地產品與輸入地市場的嫁接,并為一度衰落的鄉村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瑜 通訊員楊長虹、李思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