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海林報道 8月5日,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為加強濕地保護與管理,全面保護濕地資源,我省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6萬畝退化濕地修復,顯著提升退化濕地生態功能。
據介紹,我省濕地資源豐富,具有面積大、類型全、分布廣、區位重要、生物多樣性和稀有性并存的特點。全省濕地可分為近海及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五大類。根據2010年第二次全省濕地資源調查,全省濕地總面積2092萬畝,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9.4%,居全國第12位。
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增加、灘涂養殖、濕地水源補給不足等原因,部分濕地旱化和退化嚴重。為制止這種現象,我省明確開展重要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改善生態狀況和區域生態環境,以提高重要濕地的生態功能,實現濕地生態功能增強、生物多樣性增加,濕地資源全面保護。已將濕地保護率納入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體系,連續實施了遼河口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工作,在18處國家濕地公園和保護區實施了中央財政等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40個。
未來5年,我省將繼續實施濕地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落實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政策,在2處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開展國家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在開展重要濕地生態修復的基礎上,分類型、分區域開展坑塘、湖泊及景觀水體等小微濕地保護與修復示范,適時開展小微濕地試點建設,積極探索小微濕地保護恢復、管理與合理利用的新形式。
同時,在條件具備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省重要濕地開展監測工作,新建省級濕地監測中心1個、重點濕地監測站點8個,逐步完善全省濕地監測體系,提高監測能力和水平。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普技術人員培訓等措施,增強宣教與培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