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失守中國市場的Nike、adidas日前又遭到當頭一棒。
申洲國際1月3日發布公告稱,近期公司寧波生產基地所在區域發生疫情,大部分確診患者為公司員工,為防止疫情的擴散及加重,當地政府第一時間采取了疫情管控措施,公司正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實施的封控及隔離措施,預計位于寧波市北侖區的部分生產基地將受到短期停產的影響。
據悉,申洲國際的工廠將按照疫情嚴重程度進行停工,封控區占集團成衣總產能的約20%,管控區占總產能的20%,其余位于安徽、越南和柬埔寨的60%的成衣產能未受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申洲國際是國內最大的運動服飾代工廠,代工的產品主要分為運動類、休閑類、內衣類和其他針織品,寧波是其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全球員工逾9萬人,年產自用高檔針織面料逾20萬噸,針織服裝約5億件,主要客戶包括Nike、adidas、Puma和優衣庫等。
作為Nike、adidas和優衣庫三大行業巨頭的供應商,申洲國際自2005年登陸港股就屢創新紀錄,市值最高一度漲到3000億港元,成為港股服裝行業的領頭羊,直到2019年后才逐步被加速崛起的安踏體育和李寧趕超。
鑒于申洲國際主打縱向一體化的業務模式,所有生產工序,從面料織造、染色與后整理、印繡花、裁剪及縫紉集中在同一工業區內,有分析預計該集團此次部分產能停擺將對Nike、adidas等主要客戶的生意造成打擊。
數據顯示,2020年申洲國際成衣產能為4.4億件,營收高達230億元,領跑全球同行,凈賺51億元,凈利潤達22%,遠高于同行6%的平均水平,即便是Nike這類毛利率高達50%的服裝品牌,剔除掉渠道和品牌營銷費用,凈利率也只有12.8%。
申洲國際在此時停產,對于全球運動服飾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而Nike和adidas從去年7月起就已因越南代工廠的停滯損失了逾1億對鞋履的產量,業績也因此受到拖累。
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在截至去年11月30日的三個月內,Nike銷售額同比增幅放緩至1%,除了受中國市場大跌20%拖累外,約1.3億雙鞋沒有按時交付也是原因之一。
adidas此前也表示,受疫情影響,越南的工廠停工對品牌新系列產品的上市造成嚴重影響,下半年產能至少減少了1億件,或將對未來兩個季度造成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的銷售額損失。
與此同時,Nike、adidas、lululemon和Under Armour都作出了把更多的生產力轉移到中國市場的決定,這意味著以申洲國際為首的中國代工廠正獲得更多的訂單。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申洲國際銷售收入同比大漲11.1%至113.69億元,毛利潤同比增長6.8%至33.72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其中運動類銷售占應收比重為71%。不過全球疫情導致物流和材料成本上漲,申洲國際上半年的利潤率下滑至29.7%。
盡管申洲國際未給出短期停工的后果,但據交通銀行預計,申洲國際寧波工廠每停工兩周,將對跨年度銷售額造成1.5%的影響,對凈利潤的影響則為3%至4%,若停工四周,即總體成衣產能削減40%,集團全年銷售額及每股盈利將分別受到3%和7%的影響。
此外,申洲國際將為被檢疫的工人提供補貼,集中檢疫的工人每天補貼為500元,家庭檢疫的工人每人每天250元,或將增加1000萬元的成本。
摩根士丹利則在報告中指出,申洲國際旗下寧波部分廠房因爆發疫情短期停產,但鑒于海外產能的恢覆生產及終端需求仍然強勁,該行認為不會阻礙申洲國際今年的上升周期。
摩根士丹利還透露,申洲國際已經開始與品牌買家就此事進行溝通,按公司說法,寧波服裝廠房停產一天將影響該集團年服裝產量的0.1%,但停產的時間取決于內地政府的核酸檢測結果和指導意見,因此目前仍很難衡量影響的大小。
停產消息發布后,申洲國際1月3日的股價大跌7.81%,最新市值約為2071億港元。另據福布斯數據,申洲國際集團所有者馬建榮及其家人的財富損失了7.52億美元,縮水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