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萬盛區經開區市場監管局、萬盛經開區消委會聯合開展中小學生消費調查,對轄區中小學生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消費維權等3個方面開展了問券調查,包括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調查結果顯示,57.1%的小學生和54.4%的中學生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
七成小學生能自主消費
調查顯示,74.2%的中學生每月零用錢在500元以下,500-700元的占20.8%,700元以上的占5.3%。手上有零用錢,自主消費成為可能。小學生中,70.2%也能夠自主購買商品。
50.4%的中學生能做到事先規劃后再花錢,68%的中學生和小學生選購商品時,注重商品的實用屬性,表明大多數學生能做到理性消費。
82.5%的中學生關注商品的組成成分和生產日期、保質期,25.2%的中學生關注商品的品牌,58.3%的中學生關注商品價格。
而在小學生中,83.3%會關注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56%會關注商品的組成成分,76.2%會選擇到正規商場和超市去購物。
57.8%的中學生有網上購物經歷,其中10.7%的學生經常網上購物。小學生有網上購物經歷的比例更高,達83.4%,其中17.9%的人經常選擇網上購物。
調查顯示,學生對商家的滿意度較高。89.3%的小學生認為商家告知的信息的真實度在一般以上,其中認為比較真實的占34.5%,非常真實的占19%;93.9%的中學生認為商家告知的信息的真實度在一般以上,其中認為比較真實的占37.4%,非常真實的占0.97%。
89.3%的小學生對商家售后服務的滿意度在一般以上,其中,認為比較滿意的占34.5%,非常滿意的占40.5%;91.8%的中學生對商家售后服務的滿意度在一般以上,其中,認為比較滿意的占39.9%,非常滿意的占15%。
過半學生買到過假冒偽劣商品
調查顯示,56%的小學生購買的商品是食物(含零食),文具書本居第二位,占23.8%。中學生購物內容更加豐富,63.6%的人購買過食品,63.1%的人購買過學習用品,61.7%的人購買過日常用品,45.1%的人購買過服裝,20.4%的人購買過網絡游戲充值卡,19.9%的人購買過報刊書籍,9.2%的人購買過裝飾品。
在買到的問題商品中,34.5%的小學生列出了食物這一項,其次是衣服和鞋襪,占比有16.7%。而中學生中有28.6%的人列出了食物這一項;第三是衣服和鞋襪,占比24.8%;第三是日常用品,占比19.4%;第四是電子產品,占比11.2%。
學生購買商品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假冒偽劣,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57.1%,中學生占54.4%;二是過期產品,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51.2%,中學生占31.1%;三是價格不合理,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71.4%,中學生占60.2%;四是“三無”產品,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36.9%,中學生占21.8%;五是虛假宣傳,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53.6%,中學生占46.6%;六是短斤少兩,選擇了該項的小學生占15.5%,中學生占39.8%。
調查顯示,當遇到消費權益受到侵害時,學生的態度不夠積極。選擇默不作聲、放棄維權的小學生占11.9%,中學生占6.8%;視侵權程度或產品價格來決定是否維權的中學生占69.4%,只有23.8%的中學生選擇一定會維權。
維權方式上,選擇撥打12315電話尋求幫助的學生不多,小學生只占17.9%,中學生占37.9%;選擇找商家理論的小學生占63.1%(其中讓家長陪同的占29.8%),中學生占85%(其中讓家長陪同的占47.1%);撥打110找警察維權的,小學生占6%,中學生占11.2%;57.8%的中學生還選擇打了售后電話。
據統計,有61.9%的小學生、48.1%的中學生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知識。
●建議
加大學生消費市場監管力度
針對中小學生消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萬盛經開區市場監管局、區消委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開展放心消費環境建設,督促商家履行主體責任。市場監管等部門要持續開展放心消費建設活動,以安全放心、質量放心、價格放心、服務放心為重點,建立線下無理由退貨制度和先行賠付制度,讓中小學生能夠放心消費。
進一步加大對學生消費市場的監管力度。萬盛經開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對假冒偽劣、過期食品、“三無”產品、短斤少兩和虛假宣傳行為的打擊力度,對違法經營者嚴管重罰。
進一步凈化網絡消費環境。隨著時代的發展,網上購物將成為學生購物的主要途徑,進一步凈化網絡消費環境,可以有效減少對中小學生消費權益的侵害。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履行 《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定的義務,落實平臺經營者責任和網絡交易經營者的主體責任。
拓寬中小學生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知識的宣傳廣度和力度,結合學校和學生的特點,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進校園活動,增強學生保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尹世群 本報記者 劉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