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鴨蘭村四面環水,陸路交通十分不便,當地的大部分婦女只能賦閑在家做一些針線活。近年來,村里的婦女在繡花傳承人曹國花的帶領下,通過繡花創業增收,不僅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美好生活,更吸引到了不同民族的繡娘前來共譜新圖。
繡花針變“魔法棒”
各族繡娘奔共富
52歲的苗族婦女潘蘭梅是鴨蘭村繡娘團的一員,今年是她從外省來到鴨蘭村繡花基地工作的第19個年頭。每天上午,她都會早早來到廠里取版,和姐妹們一邊聊天一邊縫制圖案:“能夠每天和有著相同愛好的姐妹聚在一起,日子很有奔頭,繡花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致富手段,更是精神寄托。”
“我們苗族的刺繡也是中國傳統名繡之一,大多做工精美、形式多樣、風格鮮明。”在鴨蘭村的繡花基地,潘蘭梅把具有苗族特色的圖案、故事融入刺繡,將當地特有的鴨蘭薪火元素與蝴蝶、幾何圖案相融合,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而這一枚小小的繡花針,也在潘蘭梅的手中成了致富的“魔法棒”——靠著自己這一技之長,潘蘭梅不僅供女兒上了大學,還將老家的平房也重新建成了三層小洋樓。“噶否就是‘繡’出了美好生活嘛!”潘蘭梅操著一口流利的鴨蘭村方言笑著說。
“除了來自苗族的蘭梅,我們基地還有來自藏族、布依族、畬族等不同民族的繡娘。鴨蘭村綠樹成蔭、四季如畫,且人文歷史悠久、水鄉文化濃郁,更有就業機會,繡娘們都選擇扎根在此。”在繡花創業基地里,曹國花指著擺在顯眼位置的一幅石榴籽繡品,講述了這幅名為《民族情深》作品背后的故事——繡品中一粒一粒的石榴籽緊緊擁抱在一起,恰如56個民族緊緊擁抱在一起,也正如各族姐妹在鴨蘭村緊緊相依、攜手發展。
崇賢街道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中共鴨蘭村支部舊址自去年成功創建浙江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以來,正在進一步探索和創新像繡花基地這樣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鴨蘭模式,讓各族人民攜手奔小康,以民族團結促推共同富裕。
巧借“東風”
傳統刺繡走出致富新路子
“現在這個刺繡基地是上世紀80年代我公公婆婆創辦的,2008年我接過‘接力棒’,在吸納專業繡娘的基礎上,我們也會定期提供刺繡培訓,讓賦閑在家的婦女在照顧老人孩子之余通過繡花、釘花等刺繡形式承接手工活加工,拓寬鴨蘭村婦女就業途徑。”在曹國花的努力下,刺繡基地不僅榮獲了杭州市“巾幗再就業基地”榮譽稱號,也帶動了村里不少家庭增收,“只要踏實肯干,一年增收兩三萬肯定沒問題。”
而隨著近年來鴨蘭村文化挖掘的不斷深入,曹國花也看到在一針一線中實現精神“富”起來、錢包鼓起來的更多可能。
當前,臨平區正在持續做精“紅色鴨蘭”薪火品牌、推進“富美鴨蘭”項目建設、提升“活力鴨蘭”幸福指數,傳承發揚鴨蘭薪火精神。曹國花也借著這股“東風”,把繡花基地逐漸從代加工轉移到非遺繡花技藝的傳承發揚上來。
“鴨蘭村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紅色根脈文化、水鄉文化、非遺繡花文化等多元文化。我們正在進行‘非遺+紅色’‘非遺+民族’以及文旅伴手禮的創作,作品雖然尚在調整,但已經接到不少預定。相信刺繡與鴨蘭紅色文化的深度碰撞,定能有不一樣的火花。”談起自己的“指尖經濟”和未來轉型的計劃,曹國花信心滿滿。(記者 涂玥 臨平微融圈 莫驍琦 顧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