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發布會當天,指導價1188元的茅臺1935未賣先火,有人高價求購,市場價已達1800元。上市后,有經銷商拿到的第一批現貨“半小時就被搶購一空,自己都來不及留一點”。在某電商平臺上,有幾十萬人預約搶購,到貨秒光。
對茅臺而言,搶是為了囤,囤是為了炒,炒是為了賺。一個消費品活生生變成了投資品。能支撐投資邏輯的,是一種持續上升的預期。網上曾經有人說,養老靠茅臺:每年花2萬元買一箱茅臺存在家里,幾十年后,茅臺酒就成了年份酒,然后每年賣一箱,到時估計可以漲10倍以上的。這樣不但能防通脹,年份酒還能更加值錢,比存錢儲蓄還更加靠譜。
不過,這很可能就是后視鏡理論:這幾年高端白酒漲價非常猛,于是就用過去來想象將來的升值空間。翻看歷史,國人囤貨博升值的門類可謂五花八門,如今再看,結果還是輸多贏少的。因為道理很簡單,如何保證幾十年后市場的認知還是一致的呢?如果今天的年輕人幾乎遠離所有白酒,那么當他們上了年紀之后,投資方向更加分化,還會對這種收藏類別熱衷嗎?
別說幾十年后,即使是短期,茅臺也常常因為大經銷商出貨、廠家供貨比較充足導致價格下跌。從過去來看,茅臺也是有周期的,有財經分析就認為它基本上就是漲五年、休五年,2016年到2021年漲幅已經很猛了,那么此后價格走平或者下跌也是很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茅臺酒的銷量和消費量已經嚴重不匹配,囤積居奇等待漲價,讓茅臺從消費品變成了投資品,消費從飲用變成了送禮。但是白酒終究是用來消費的。如果不被消費,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如今的茅臺1935被熱炒,名字雖有年份的感覺,但它始終是茅臺系列酒之一,而且還是全新產品。茅臺旗下系列酒諸如王子、迎賓、賴茅數都數不完,和位于寶座的飛天茅臺根本不是一回事。眼看消費市場供不應求,廠家本能也會快速增加產量。作為現代工業產品,可以說要多少有多少,哪里還有稀缺可言。所以炒作也只能是短期虛火,是節日消費帶動起來的一種集體心理。最后價格重新回落也是可以想象的,因為這個系列的定位本身也不可能支持其高價的長期存在。
從社會零售狀況來看,當經濟處于比較低迷、疫情頻頻干擾下,白酒的業績也只能說跑贏平均線,再炒就高估了?,F在團體聚餐減少,依賴個人消費,有多少人會自己給自己買茅臺來喝、或者給親戚朋友送茅臺呢?長期來看,茅臺等高端市場穩定看好,但是短期變天也是隨時的事情??傆腥苏f,這回不一樣,一定能穩賺,但哪一次跟風者在倒下前不都是這樣說的?(記者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