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鄰深莞的惠州市惠陽區,廈深高鐵開通8年來,與深圳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而隨著深汕高鐵、深惠城際等交通規劃和千億園區建設,惠陽站上融深融灣的最前沿。“在‘雙區’建設機遇下,惠州惠陽將承接更多深圳高端產業外溢。”深圳市中視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CEO陳焱磊說,這里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發展前景廣闊,所以選擇落戶惠陽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
“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剛召開的惠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強與深圳全方位對接,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深莞惠一體化,促進大灣區協同共興。
以交通為引領,惠州按下融深融灣快進鍵,正打開向“灣”而興的黃金通道,激活產業發展的一池春水。當前,惠州積極對接“雙區”先進城市產業和創新資源,加快建設3個國字號園區和7個千億園區,錨定“2+1”現代產業集群,將努力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聯動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
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
走進位于惠陽區淡水街道的廈深高鐵惠州南站,只見人流穿梭、高鐵飛馳。這里日均開行列車約110列、最大運力開行近150列,今年前三季度發送旅客超過230萬人次,深圳、廣州等地是熱門方向。川流不息的列車,讓惠陽這座千年古城增添現代活力,成為深圳都市圈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的一個重要樞紐。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度融深融灣,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惠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推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攜手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打造成為大灣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不可或缺的一席。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高標準打造潼湖生態智慧區等合作平臺,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
實際上,近年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的連接,縮短了深惠之間的距離,也帶動越來越多深圳優質企業落戶惠州。僅2020年以來,惠州就有上百宗簽約項目來自深圳,投資總額超過千億元。
“我們選擇惠州惠陽,是因為這里是深莞惠交匯地帶,綜合交通網路成熟、快速對接深圳,是深圳向東輻射的門戶。所以我們把惠陽當作進行整體業務和市場升級的首選之地。”深圳飛德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經理朱明介紹,該公司將落戶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致力于把飛德利梅龍湖工業園打造成為珠寶照明領域的總部基地和面向全球的展示中心。
“深圳都市圈建設帶來很大機遇,惠陽正加快推進深莞惠紅色干線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并高標準打造產業平臺更好地承接深圳外溢。”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總經理高國城介紹,該項目一期已簽約37家擬入駐企業,在談企業14家。項目二期也已啟動建設,有意向的在談企業20家。這些企業大部分來自深圳,且近半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梅龍湖智能制造產業新城幾十公里之外,千億園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建設。這里是“雙區”建設機遇下惠陽承接深圳產業外溢的重要平臺,目前已有在建項目43宗、總投資151億元,在談項目15宗、總投資85億元。
“園區的區位交通優越,靠近惠州南站、惠州機場,融入深圳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惠陽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茂盛介紹,該產業園堅持“深圳研發+惠陽智造”的模式,將助力惠州加快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打造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
惠陽加快崛起千億園區,是全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雙區”建設機遇下,惠州以“千億園區,億萬產業”為目標,重點打造“3+7”產業園區,即優化提升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韓(惠州)產業園3個國家級園區,聚力建設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等7個千億園區。
惠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還提出,探索建立惠州與港澳特色合作平臺,高標準建設港澳青年創業基地。
潼湖之畔,項目建設熱潮涌動。作為中韓(惠州)產業園的起步區,潼湖生態智慧區有幾十宗項目在建,正謀劃打造以中韓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為重點的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就在這一區域內,廈深高鐵仲愷站即將開通,半小時內可通達深莞。
“當時我們考察了全國很多地方,最終選擇了惠州潼湖。這里距離深圳很近,交通便捷。”深圳華思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郁為民介紹,在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的華思旭應急啟動電源總部及生產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預計年產值10億元。
像這樣,因為看好這里的區位交通優勢而落戶的深圳企業還有很多。截至今年10月,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共引進項目83宗,投資總額664.84億元,預計達產產值1405億元。
“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厚實,數字經濟關聯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數字化比較優勢突出。”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聯動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要牢牢把握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趨勢,強化與廣深佛莞等城市產業鏈協同,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增強產業韌性和核心競爭力。同時,引進培育一批頭部企業,做大做強超高清視頻顯示、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
當前,潼湖生態智慧區聚焦5G通信及智能終端、高端電子元器件、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等與數字產業相關的領域,正加快建設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
最近,深圳企業投資的中創盈科5GAI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投資額超13億元,將努力打造集生產制造、研發辦公、生活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產業園,為惠州打造5G智能終端產業集群強鏈補鏈。中創盈科集團董事長伍俊雄很看好潼湖生態智慧區的發展前景。“這里擁有綜合交通體系,在大灣區機遇下,產業發展空間巨大。當地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高,成立工作專班專職服務企業。而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的建設,非常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導入。”
■觀察眼
苦練內功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贛深高鐵即將開通運營,深惠半小時高鐵互通,將大大提升惠州這座臨深之城的城市能級。不僅如此,隨著廣汕高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深汕高鐵、深惠城際的推進,惠州將全面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然而,在一些人看來,高鐵效應是一把雙刃劍。高鐵的開通可能帶來虹吸效應,將促使人才、資金、項目、技術等創新資源向政府效率更高、營商環境更好、經濟更發達的城市集聚,而營商環境相對差一些的城市可能會面臨企業、人才等要素被吸走的不利局面。
在現實中,這樣的隱憂確實存在。但高鐵、城際等軌道交通與深圳的快速連接對惠州來說絕對是利大于弊,也是惠州需要搶抓的重大機遇。
從廈深高鐵對惠陽發展的帶動可以看出,這種正面影響有利于激發區域發展的活力。這些年,伴隨著交通利好和產業平臺搭建,大批來自深圳等地的企業落戶惠陽,促進了深惠產業協同發展。數據顯示,惠陽規上工業總產值在廈深高鐵開通后的2014年僅為548.72億元,2020年增長到1322.14億元,今年預計達1600億元。
另一個明顯趨勢是,越來越多來自深圳等地的人在惠陽安居樂業。最近10年,惠陽區常住人口從57.23萬增至約95.98萬,增加38.74萬,人口增量在全市7個縣區中排在第2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從12.45%提高到15.88%,提高率在7個縣區中排第在1位。
當然,虹吸效應也值得警惕。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深圳這座中心城市對創新資源的強大集聚能力,惠州在高鐵機遇下必須苦練內功,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市黨代會報告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高地。同時,要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推動優商親商暖商,積極為企業松綁減負,有事必應、無事不擾。(記者 周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