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超千億元!近日,佛山市南海區迎來一批重點項目落戶和意向簽約。今年以來,南海已引入3個百億級以上大項目,為歷年之最。
一系列大項目紛至沓來,背后是一項全省改革試點的發力。2019年7月,省委深改委同意南海建設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由此,南海著力探索新時代國土空間綜合治理改革創新,推進城鄉土地連片開發。
兩年多來,南海累計拆除4.4萬畝村級工業園,新建成產業載體超2000萬平方米,復墾復綠超5500畝,“土地連片、城鄉融合”的趨勢愈發明顯。
直面碎片化??
“3個50%”制約高質量發展
南海區獅山鎮,一塊220畝建設用地近日由廣東瑞浦能源競得,這是南海今年落地的3個超百億制造業項目之一。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連片土地空間的支撐。改革開放以來,南海在集體土地上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但也造成土地碎片化。
目前,南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300多個,全區最小農保區只有0.2畝,80%左右農用地塊在15畝以下,相當一部分工業地塊在40畝以下。
“面積3000多畝的片區,最低一年只貢獻500萬元稅收。”九江鎮副鎮長劉冠勛介紹,南海重點改造項目臨港國際產業社區前身是一個金屬材料市場,由于土地權屬涉及24個經濟社,前期推進并不順利。
此外,南海土地空間還面臨“3個50%”的挑戰:土地開發強度超50%、612個村級工業園占全區工業用地超50%、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占集體建設用地超50%。
“我們到企業調研,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土地需求。”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表示,省城鄉融合實驗區是南海破解發展難題的總抓手,通過推動土地利用方式轉型,提升土地流通和配置效率,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改出新機制??
多項首創尋找最大公約數
為了破解土地碎片化難題,兩年多來,南海不斷探索。
針對國有與集體土地同地不同權不同價,南海積極完善土地要素自由流通體系,建立集體土地整備中心,推動村集體將土地委托整備中心統籌連片開發;率先探索租賃產權登記,允許承租人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全國首創允許租金收益權質押。
為降低集體土地入市門檻,南海區西樵鎮的五八科創園率先探索集體土地上的產業載體分割登記、分拆銷售,成功吸引了智能裝備、新材料、醫療器械等一批優質企業進駐。
目前,南海初步形成了城鄉統一、國集互補的建設用地市場,全區70%以上的產業用地來源于集體建設用地,工業用地成本明顯降低,推動了騰龍數據中心等百億級項目在集體土地落戶。
促進城鄉融合,最困難的是要平衡各方利益。為了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南海在全國首創“混合開發”“聯動開發”模式,允許國有和集體土地連片置換、整合入市,實現村民、村集體、開發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共贏。
“村集體土地收益提升了4倍。”位于桂城街道疊北社區的愛車小鎮是全國首個“國有+集體”“出讓+出租”“住宅+商業”舊改項目,疊北社區黨委書記龐朝漢表示,改造后村民還獲得了更多家門口的就業機會。
打出組合拳??
5年將整理3.5萬畝連片產業空間
實驗區建設讓南海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通過啟動建設2個萬畝和20個千畝連片現代主題產業園,為一大批項目落戶提供了空間。
僅今年南海新簽約項目投資額就達533.5億元;前三季度,南海區工業投資達208.11億元,同比增長52.3%。目前,南海重點發展的“兩高四新”產業增加值達1060億元,占GDP比重達33%,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南海區區長王勇表示,未來5年南海將改造出3.5萬畝連片產業空間,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及其關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守英長期關注南海的改革經驗,他表示,南海在融合形態下,合理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做到城與鄉融合發展、共生共榮,未來的局面就活了。(記者 孫景鋒 趙越 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