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縣面向服務企業需求,通過建立積分獎勵、銷號管理、“全要素”服務和“962518”服務專線四項制度,突破體制機制羈絆,打破部門數據壁壘,推動技術、資本、人才、土地等向中小企業集聚流動,全力破解發展難題、提升綜合競爭力。全縣市場主體突破10萬戶,高企數量達到“十二五”末的4.5倍,成功進入全國創新百強縣。
建立積分獎勵制度,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為打破政策各自為政“瓶頸”,豐縣建立起企業創新發展積分獎勵制度,通過量化創新指標,制定涵蓋企業科技創新體系全過程的積分獎勵辦法,將積分獎勵納入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引領企業向科技型、高新型發展。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企業積分獎勵工作領導小組,整合經發、科技、人社等20余家部門力量,多方聯動打造企業創新“一盤棋”。精準設置企業技術改造、IPO成功上市、通過新型研發機構市級備案等9大類37條評價指標,明確違法失信、安全生產等3個扣分項,通過“一單清”正反雙向推動創新資源“化零為整”,健全企業積分訴求辦理回應制度、涉積分事項報備制度,把分散政策扶持統一轉化為“積分紅利”。設立綜合服務中心,開通積分獎勵“綠色通道”,對工作中的非行政許可事項后置,實現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通過靠前服務構建獎勵兌付“一站式”,企業只需上網確認積分即可兌付獎勵。同時,為了強化結果運用,促進企業發展,還建立了“服務企業排行榜”,對納入“政策清單”的部門服務情況排名,進一步提升政策服務質效。并將積分結果與資金、項目、金融和人才支持掛鉤,設置年度總榜單、行業榜單、專項榜單等,充分調動企業創新發展意識。目,豐縣全縣共有600余家中小企業進入科技型綜合評價體系,其中182家正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78家企業與科研院所簽訂成果轉化協議。
建立銷號管理制度,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維度
近年來,豐縣圍繞智能設備、新能源車輛、板材家居、綠色食品、綠色建材五大產業鏈條,推動實施“企業升級轉型計劃”,助力企業向高能級、高維度轉變。建立“企業升級轉型培育庫”,“一企一策”支持企業發展。通過企業問題銷號制度,定期收集企業升級轉型存在的問題,按照“收集整理、分析歸類、交辦督辦、定期銷號”的辦理流程,形成問題解決閉環管理,緊盯“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目標,建立總數1000家左右的企業培育動態庫,明確升級技術工藝、規模體量、產品質量等“七升級”和加快智能化、循環化、資本化等“七轉型”具體路徑,提升企業發展維度。實施“企業家賦能提升工程”,常態化帶領企業家外出觀摩學習,定期邀請知名專家授課,每年召開企業家大會,激勵廣大企業家為發展壯大企業、高質量推動豐縣振興匯聚奮進力量。
建立“全要素”服務制度,提升中小企業發展活力
豐縣緊緊圍繞企業“生命周期”,聚焦資金、用地、人才等關鍵要素,全流程、嵌入式、全方位跟蹤服務保障,助推企業發展壯大。為破解金融“密碼”,豐縣建設金融大數據平臺,上線能提供金融超市、企業綜合信息報告、行業趨勢分析報告等多項服務的豐縣智慧金融APP。充分激活土地“活水”,推行企業“入園進區”“騰籠換鳥”,促進產業串聯式、組團式集聚發展,建立低效用地主動退出及強制退出倒逼機制,滾動編制土地儲備規劃和年度土地儲備計劃,讓產業升級和土地節約利用實現雙贏。人才是釋放企業發展潛力的“密鑰”,豐縣實體化運作人力資源發展指揮部,建立集產業情況、人才分布、企業需求等為一體的大數據平臺,匯總十大重點產業領域人才需求,縱深推進“鳳城英才計劃”,舉辦豐縣首屆國際創業大賽,成功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芬兒團隊,實現頂尖人才引進“零的突破”。
建立“962518”服務專線制度,提升中小企業發展環境
豐縣積極探索開啟服務企業“新模式”,用精準服務貫穿企業發展“全流程”。開通直通書記、縣長的“962518”服務發展專線,全天候、最快速、專業化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建立“接訴即辦”工作制度和“首問負責”制度,對簽批問題由部門“一把手”親自辦理,創新交辦部門與反饋人“多對一”的辦理方式,提升辦結效率。完善“案例處理檔案庫”,實現整改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專線受理范圍實現對企業發展流程“全覆蓋”。秉持“問題不解決不松勁,企業不滿意不放手”的服務承諾,豐縣建立定期回訪制度,不斷擴大服務發展專線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真正做到讓準備創業者、正在創業者、經營企業者感到貼心、溫暖,架起政企之間“連心橋”。 (通訊員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