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引入持牌金融機構、投資規模突破2000億元、進駐項目服務半徑不斷擴大……近年來,廣東金融高新區主動出擊,緊抓招商引資不放松,通過強化產業鏈招商,招商引資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幾組數據可見一斑:過去五年,廣東金融高新區核心區共引進928個項目,新增投資規模超1440億元;全區持牌金融機構增加2家;投資規模突破2000億元……未來,隨著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工作的持續深化,廣東金融高新區將凝聚起更強大的動能,使南海成為廣東金融資源集聚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示范區。
五年引入項目928個
金融產業生態圈“質”與“量”齊頭并進
梳理過去五年廣東金融高新區引進的項目,會看到如今南海的金融業態已呈現出質與量比翼齊飛的喜人現象。
從質的角度看,在最近5年引入的928個項目中,“第一”“填補空白”“全球”等字眼多次出現——今年5月,引入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新晟期貨有限公司兩家持牌機構,這是廣東金融高新區成立以來首次引進持牌金融機構,它的落戶也讓佛山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地級市;2019年底,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集約運營中心(佛山)落戶廣東金融高新區,填補了廣東金融高新區在國有大行金融后臺項目上的空白;2018年10月,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元件及工業產品分銷商之一的歐時集團,其首個共享服務中心——歐時商務服務(佛山)有限公司就選擇落戶廣東金融高新區。
加上此前已經入駐的匯豐集團全球最大的運營中心——匯豐環球運營中心,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畢馬威共享服務中心,以及美國友邦、法國凱捷等國際巨頭企業,廣東金融高新區在項目、業務、人才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國際化趨勢。眾多項目從最初集聚最簡單的業務流程金融后臺業務,逐步向金融中端管理業務及核心研發業務轉型升級。新冠疫情期間,廣東金融高新區更是以“不停工的國際金融后臺”保障了市場與信息的互聯互通,有力支撐起亞太乃至全球的經濟運作。
從量來說,數量的激增帶來金融業態的枝繁葉茂。根據統計,目前廣東金融高新區已吸引超1200個項目落戶,累計投資規模超2000億元,集聚起銀行、保險、證券、期貨、金融租賃、公募基金、小額貸款、典當、擔保、、融資租賃、金融科技、服務外包等金融及類金融業態,金融產業鏈條加速完善。過去五年,就引入項目928個。基金類項目增長尤其明顯,五年新增基金機構874家,募集與投資資金規模新增超1083億元。
在眾多金融業態的加持下,南海區已建立起涵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企業梯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的發展標桿。隨著進駐項目服務半徑不斷擴大,廣東金融高新區逐漸支撐起全球業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亞太地區金融服務鏈條上的重要極點。
三年新增千億投資規模
未來將持續提升后臺服務產業含金量
廣東金融高新區于2007年成立,2018年底實現投資規模突破1000億元;在過去不到3年的時間里,達到了第二個千億投資規模,其背后是招商引資政策、平臺建設以及高效金融服務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廣東金融高新區其中一個產業強磁極——“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的培育為例,它的建設就是南海區高度重視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的一個縮影。2018年,廣東金融高新區開始布局“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和人才培育工作,隨后陸續推出各項扶持措施和項目引進舉措。比如,出臺極具特色的“區塊鏈+金融科技十條”,建設運營省內首家定位“區塊鏈+”金融科技的產業孵化中心。2019年,國內第一個基于區塊鏈+物聯網技術的工業區塊鏈項目——中機聯工業智能聯盟鏈,國內第一條糧食流通和安全溯源聯盟鏈——“糧通鏈”項目在此順利“誕生”。
通過出臺產業扶持政策、打造產業集聚基地、建設產業孵化中心、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目前“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基地已引進80家金融科技企業,涵蓋智能零售、供應鏈管理、綠色環保、區塊鏈安全監測等應用場景。
為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吸引港澳臺及留學青年創新創業落戶,南海區政府在廣東金融高新區內成立港澳臺及留學青年創新創業服務基地。截至9月1日,基地吸引116名個人會員、56個創新創業團隊入駐,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吸引高素質青年創業人才的重要據點。
這樣的招商態勢未來還將常態化。南海區金融辦副主任甘勇釗介紹,接下來將繼續推動重點項目落戶運營,發揮中科沃土和新晟期貨等金融法人機構的優勢,加大對本地實體經濟的支持,發揮“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基地的項目集聚效應,促進金融科技和本地實體產業、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發展。同時,進一步推動銀行、保險、證券、服務外包、私募創投、融資租賃等業態集聚,加快引進法人金融機構區域總部,提升廣東金融高新區后臺服務產業含金量,延伸金融產業鏈條,構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生態圈。
(記者李寧 吳蓉通訊員唐文輝 林琪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