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險公司這兩年有點“囧”。去年,財險公司承保利潤為-108.44億元,今年一季度,雖然該項數據轉正,但在財險公司的前四大險種中,保費增長最快的健康險仍處于承保虧損狀態;增速位居第二的責任險承保利潤也大幅下降,在盈虧平衡邊緣;而目前的承保盈利“擔當”——車險的承保虧損預期則越來越強烈。
令人欣慰的是,財險行業的信保業務風險逐漸出清,一季度保證保險實現承保利潤13.65億元,但信用保險仍有9.3億元的承保虧損。
健康險增速第一
承保利潤為負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財險公司共取得健康險保費682億元,同比增長31.6%,在財險公司主要險種中增速第一,但其承保利潤為-7.59億元,拖累整體承保利潤。
根據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的行業數據來看,一季度,財險公司保費增速較快的險種中,除了健康險,還有責任險和農業保險。數據顯示,財險公司第三大險種責任險一季度取得保費收入313.07億元,同比增長29.88%,承保利潤約為0.6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9.14%;第四大險種農業保險的承保利潤為-5.09億元。
對于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的發展現狀,某頭部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說,近年來,財險公司一直致力于調整業務結構,改變車險“一險獨大”的局面,健康險、信用保證保險、責任險以及農業保險是多數財險公司業務轉型的主要抓手。而對于財險公司來說,健康險屬于短期人身險業務,其在客戶資源、經營經驗、數據等方面都不占優勢,同時隨著百萬醫療險的走紅,財險和壽險公司紛紛涉足該領域,市場競爭激烈。
但他同時指出,從財險公司走過彎路的信保業務來看,險企也會根據經營情況調整相關險種的經營策略。
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前信保業務大幅虧損主要是因為險企承保時沒有穿透底層、對周期因素過于樂觀。隨著之前采用“過寬”條件承保的責任逐漸出清,保證險經營企穩向好。反觀車險,盡管目前其仍是財險公司承保利潤的主力,但這一趨勢卻難以延續。
一季度,財險公司承保利潤情況較好的險種是企財險,承保利潤同比增加12.33%。同時,保證保險實現了承保利潤大逆轉,且盈利額僅次于車險,不過其保費增速仍在下降,同比降幅為31.07%。
車險承保利潤
同比下降72.31%
從一季度看,車險的承保利潤盡管同比大幅下降72.31%,但其仍然是財險公司的“承保利潤擔當”。一季度,財險公司共實現承保利潤34.59億元,其中,車險承保利潤為26.3億元,在總承保利潤中的占比為76%。
不過,對于車險業務的未來,業界卻普遍認為并不樂觀。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在研報中指出,車險綜改對保險公司綜合成本率的完全反映將從車險綜改實施完整年度后,即2021年9月份開始。一家財險公司車險部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大家看到的直接壓力是財險公司車險保費下滑,一季度降幅約為6.24%,預計二季度、三季度還會繼續下探。此后,車險業務將面臨更大的承保虧損壓力,因為目前的很多賠付案還是車險綜合改革之前的保單,其對賠付率還有一定稀釋作用??梢灶A見,從損益角度看,車險綜改落地滿周年后的影響將更大,賠付率將進一步攀升。
銀保監會財產險部主任李有祥近期在銀保監會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車險綜合改革半年來,綜合賠付率由改革前的57%,升至今年3月末的71%,大幅上升14個百分點。
華泰保險集團戰略與創新發展部總經理欒成校及其團隊在近期的署名文章中提到,縱觀國際經驗,各國在車險市場化改革后,都出現了保費下降導致賠付率上升的情況,行業費用空間被壓縮,回歸理性水平。行業綜合成本率在調整過程中承壓,這些都是短期陣痛。車險綜改半年來,行業車險綜合賠付率持續攀升,部分中小保險公司的賠付率甚至超過100%,行業車險經營短期虧損或已成定局。
文章同時指出,長期來看,承保虧損不可持續,大量不具備經營能力的公司將被市場淘汰,隨著市場的調整,行業的保費增長和綜合成本率都將回歸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在該署名文章中,欒成校等還指出,當前改革仍處于初級階段,未來需要監管持續保駕護航。例如,在車險改革過程中,行業減員增效,部分效率低、無核心競爭力的主體退出市場等都是未來趨勢,行業監管需要為市場洗牌、主體退出、公司整合、數據支撐等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車險綜改對中小財險公司的挑戰更大,但目前并沒有公司輕言放棄,都在謀求定價能力、服務水平的提升。在車險綜改的倒逼之下,誰能成功應對,誰會無奈告別,尚需要時間給出答案。(本報記者 冷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