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港股表現出色,恒生指數持續上漲,近日一舉站上30000點,最高達到30191.16點。今年以來,港股的表現領漲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截至1月26日港股收盤,恒生指數在1月份以來已累計上漲7.93%,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2.77%)、標普500指數(漲2.64%)、日經225(漲5.02%)、歐洲斯托克50(漲0.01%)。
南下資金的持續“買買買”模式,助推了港股的上漲。同花順數據顯示,1月26日,南下資金凈買入額再次突破100億元,達117.02億元。在1月份的17個交易日中,南下資金已有13個交易日的凈買入額突破100億元。今年以來,南下資金累計凈買入額已達2218.43億元,已達到去年全年凈買入額的37.20%。2020年南下資金全年累計凈買入額為5963.68億元,其中去年3月份單月累計凈買入額最高,為1264.02億元。
對此,大巖資本創始合伙人蔣曉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股今年以來領跑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緣于港股市場有幾大優勢:一是新老經濟兼具,疊加新經濟獨角獸的上市、互聯互通機制的存在等,持續吸引南下資金和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二是低估值與高股息兼具,吸引保險、社保、年金等風險偏好較低的大資金和長線資金進入;三是港股對A股折價較多,AH股的溢價率高達34%,較歷史中樞高出10個百分點,均值回歸的潛力較大。
“近期港股受到南下資金的熱捧,凈買入額已連續多日超過百億元,帶動了港股的大漲。另外,近期新發基金在合同上明顯放寬了投資港股的限制,整體配置港股的比例得到大幅提升,意味著資金南下的意愿強烈。南下資金流入港股,一方面是因港股整體估值水平處于價值洼地,過去兩年漲幅明顯滯后;另一方面是因港股中存在很多在全球都極具影響力的稀缺標的;此外,同時在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股票,其港股價格具有明顯的比價優勢。”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滬深港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來看,截至1月26日收盤,今年以來共有29只港股現身榜單,其中21只活躍股處于期間凈買入狀態,南下資金合計凈買入1811.84億港元。騰訊控股、中國移動、中國海洋石油、美團-W、中芯國際等5只港股獲南下資金期間凈買入額均超100億港元,分別為759.29億港元、387.73億港元、177.48億港元、133.47億港元和125.49億港元。同期,贛鋒鋰業、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3只港股獲南下資金凈賣出額均超10億港元。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認為,港股市場主要指數繼續走強,千億港元規模的抱團資金在南下搶籌港股中的能源股、科技股和醫藥股,后續上漲動力還將繼續增強,主要是因以下幾大因素的存在。一是政策推動因素,2020年12月人民幣貸款新增額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二是經濟復蘇因素,中國出口強勁增長,貿易順差達到15年來最高水平;三是市場估值因素,恒生指數去年以來一直維持低位震蕩,具有一定的估值優勢。
關于港股的后市投資機會,蔣曉飛認為,港股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短期上漲過快,存在回調的可能性,會給空頭創造交易機會。如果美元和美股走強,就要警惕外資回流美歐市場的風險。另外,也要提防南下資金占比過高的個股,避免在短期上漲過快后獲利回吐。
胡泊表示,港股中的稀缺標的以及具有明顯估值差異的標的,會得到南下資金的持續關注,未來漲幅也值得期待。
華金證券則認為,從港股的低估值和稀缺性角度出發,對港股的配置應當集中在低估值板塊和新經濟板塊。觀察2020年至今南向資金的買入情況可以看到,南向資金配置較為集中的主要是低估值龍頭股和科技網絡巨頭股。
國盛證券表示,港股市場正加速迎來基金配置的大時代。隨著港股牛市的開啟,公募基金將加速配置港股的步伐。假設2021年存量基金對港股持倉占全部股票持倉比重上升至10%,即可為港股帶來至少1400億元的增量資金。假設2021年偏股型基金新發行量與2020年持平,也就是1.6萬億元,對港股的持倉占比保持12%的比例,新發基金就將為港股帶來2000億元的增量資金。這樣一來,公募基金的存量和增量資金相加,至少可為港股提供3500億元人民幣的“彈藥”。在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南下資金的引領下,“跟著南下買騰訊”將如同“跟著北上買茅臺”一樣,將成為未來一個階段確定性較強的投資機會。(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楚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