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上午9點,由云南省康復醫學會主辦、云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協辦、銀河腦醫療益青源云南中心承辦的“腦功能環路精準調控臨床應用新進展”學術會議,在云南昆明溫德姆大酒店盛大召開。本次會議匯聚業內權威專家,共同探討腦功能環路領域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
會議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北京凌鋒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凌鋒教授擔任本次會議的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心境障礙診治中心主任方貽儒教授、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皓教授、云南省康復醫學會會長敖麗娟教授、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孤獨癥專家委員會主任賈美香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劉河生教授擔任主講人,云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副會長陳志祥教授、云南省康復醫學會兒童發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蕓教授、昆明醫科大學康復學院副院長劉垚教授、銀河腦醫療益青源云南中心楊蜀云教授擔任大會主持人,云南殘疾人康復中心姬衛華教授以及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曹毅教授等一眾行業內權威專家蒞臨現場。他們在腦功能環路研究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和豐富的經驗。
作為大會主席,凌鋒教授率先登臺。她秉持嚴謹科研態度,憑借豐富實踐經驗,深入淺出地闡釋腦功能環路在康復治療中的基礎理論與創新思路。此外,凌鋒教授還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長期投身兒童公益項目的點滴,并對神經調控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上海交通大學心境障礙診治中心主任方貽儒教授講解了雙相情感障礙其命名歷經演變,反映對疾病認知的深化,且研究與指南不斷更新。機制上,統一模型涉及神經炎癥等多因素,如免疫影響神經遞質與腦網絡等。診斷注重早期前驅癥狀與混合特征識別,有分期、ACE等模型及多模態評估輔助。治療方面,早期干預更有效,多種新藥獲批,神經調控要解決刺激關鍵問題。最后,方教授總結道:“雙相障礙領域發展迅速,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優化藥物治療,發展個體化精準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如神經調控)是未來的趨勢!”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皓教授指出腦網絡作為大腦皮質區域的關鍵聯系形式,其相關腦圖譜不斷演進且應用日益廣泛。在實際應用中,其團隊與劉河生教授團隊緊密合作,針對運動員等患者的功能障礙狀況,巧妙運用個性化腦網絡分析以及導航下的TMS治療等綜合康復手段,成功幫助眾多患者顯著改善身體機能。目前,團隊正全力推進多中心RCT研究,尤其是在卒中后失語等關鍵方向加大研究力度,同時高度重視試驗數據的質量把控,致力于為精準康復事業帶來新的突破與發展。
云南省康復醫學會會長敖麗娟教授詳細闡述了自閉癥存在社交和行為缺陷,患病率各國不同,早期篩查意義重大,治療手段豐富多樣。近20年中國借磁共振技術加強對其腦網絡研究,發現患者腦網絡隨年齡變化有連接變化。針對18歲以上患者,調控靶點各有不同。其與劉河生教授合作,運用個體腦功能剖分技術和精準調控,案例顯示能改變患者腦網絡與行為,已有積極效果,后續項目將在不久后啟動,有望取得更多成果。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孤獨癥專家委員會主任賈美香教授表示:“孤獨癥譜系障礙危害大且患病率上升,可早期識別,但國內篩查診斷工具及專業人員有限。我國孤獨癥康復現狀不佳,兒童康復強度不夠,家長知識不足,醫生診斷需協助,還面臨標準缺、人才少、成本高、社會支持弱等困境,大齡患者生存就業艱難。未來要推動“醫教康”融合,學習國外經驗助力就業,發展多學科模式,像優點療法等,并構建全生涯服務,促進孤獨癥群體康復與融入社會?!?/p>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劉河生教授表示全球腦病患者數量龐大,但藥物和器械研發滯后,原因是缺乏腦功能精準檢測手段,且人腦功能個體差異顯著。他在美國麻省理工醫學院數十年潛心研究,其團隊通過對功能磁共振數據進行分析后可繪制出個體大腦的213個邊界清晰的功能分區,并經過手術與實驗驗證準確性。
斯坦福大學的Amit Atkin教授在《柳葉刀》雜志上撰文評價該技術為“神經影像學的轉折點”。
在神經調控方面,以帕金森病為例,明確了神經環路投射對治療的關鍵作用,推動治療方式從有創向無創轉變。
在臨床中,腦癱患者經治療后行動改善,孤獨癥孩子核心癥狀好轉,焦慮、抑郁患者數周后有明顯的效果,卒中后遺癥、阿爾茨海默癥患者也有了很好的改善。
優點療法為此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無創、安全、個體精準、高效的治療方案,為腦病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會議共持續4小時之久,報告廳容納200人的報告廳加座兩排,仍座無虛席,會議期間無人離席。
大會開始前,凌鋒曾視察銀河腦醫療益青源云南中心與患者交流,確認個體腦功能剖分技術下的優點療法治療效果明顯。
大會結尾,凌鋒教授分享了深刻感受。首先提到科技之光,諸多難治疾病因科技展現出研究前景。凌鋒教授從對孤獨癥等疾病了解甚少的“小白”,在專家引導下接觸新技術并見證效果,促使自己投身腦科學研究與推廣工作。相關技術已經進駐上海、昆明等地。同時強調要關注特殊孩子終生,麗江有醫教康一體化特教學校值得各方支持。最后談及星火之光,指出每個人都是責任主體,介紹中國志愿醫生的“大小康”愿景,包括打造生命方舟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康復健康小屋、完善基層康復網絡等,呼吁大家共同參與照亮人類前行道路。
她在大會總結道:今天,在彩云之南又看見了一束光,它是科技之光、病人的希望之光,醫生傳播的星火之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