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出海已成為眾多企業尋求新增長點的重要途徑。然而,企業出海并非易事,需要對目標國家有深入的了解,并借助專業的企業出海服務商的支持,才能確保出海之路的穩健與成功。
亞太經濟版圖中,印尼經濟的崛起引起世界的矚目。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印尼的GDP約為13,712億美元(全球第16位),是東盟國家中GDP最高的國家,也是東盟唯一GDP過萬億美元的國家,GDP規模占東盟的1/3以上。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2年報告預測,2030年印尼可望成為第七大經濟體,與中國和印度比肩。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和二十國集團成員,印尼在全球經濟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仍然呈現出巨大的經濟及發展潛力。因此,出海印尼已成為眾多企業全球化擴張的重要戰略之一。
整體經濟
得益于印尼政府強有力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自2010年以來,印尼GDP平均增速接近4.8%,在區域內體量相近的經濟體中穩定保持前三。2024年第一季度更錄得增長率為5.1%。這一數字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2.6%),并且高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4.5%)。
2011年,印尼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六大經濟走廊,通過經濟走廊建設,將在國內主要島嶼上建立經濟和商業中心群,以帶動和發展當地經濟, 使每一個走廊成為特殊產業中心,以形成整體經濟發展合力。作為典型的“中等強國”,印尼目前雖然尚不具備世界級影響力,但正按發展計劃夯實經濟基礎,其在區域內的經濟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產業結構
按照產業劃分,目前印尼三大產業結構基本保持穩定,2023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占比13%、43.3%和43.7%,其中對第一產業的依賴度較經濟體量相近的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而言仍然偏高。在采礦、旅游等特色產業的帶動下,制造業和服務業是印尼經濟的主要動力。
自20世紀60年代印尼開始工業化以來,印尼的第二產業占比在經濟中一直保持了較高的比重,制造業對印尼經濟的附加值貢獻達到20%。部分較高附加值行業的強力競爭引致附加值較低行業競爭力減弱,產業升級趨勢初現,代表行業有食品和飲料(F&B)、煤炭和精煉石油、化工、運輸以及金屬和電子等。同時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逐步上升。
印尼政府自2018年啟動“印尼制造4.0”(Making Indonesia 4.0)計劃,通過大力發展制造技術來提振國家經濟。印尼政府把紡織及服裝、汽車、電子等定為重點支持行業,計劃到2030年使這些行業每年帶動經濟增速提高兩個百分點,創造超過1000萬個就業機會,以幫助印尼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為了更好實現制造業多元化,印尼還不斷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力圖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并建立完善電動汽車供應鏈。
收入結構
投資方面,印尼總投資發生額在過去二十年間以8%的年均增長率擴張,且以FDI為主。自關于限制外商投資的2016年第44號總統令發布后,FDI占投資比重持續下滑,但仍保持在50%以上。為加快疫后復蘇,2021年第10號總統令又取消了此前上百條關于外商投資的限制,于是2022年FDI占總投資反彈至55%。從產業投向來看,FDI更多集中在第二產業,DDI更多集中在第三產業。從投資來源看,最主要的伙伴包括新加坡、中國(含港澳臺)、日本、馬來西亞等。
消費方面,與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經濟體不同,印度尼西亞的增長很大部分來源于消費。印尼最終消費總規模相對穩定,且以私人消費為主。2020-2021年間,印尼為公共防疫支出的政府消費有所增長,但私人消費比重在2022年政府調整財政預算后快速反彈。從消費結構來看,私人消費前三大項目分別為食品飲料、交通出行、居住支出,分別占私人消費的37%、24%、14%。
目前印尼正處于四個五年計劃的最后一個計劃的進程中,適逢首都遷移、政府更替之際,印尼并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更積極采取措施吸納外資、支持基礎建設和重要產業的發展。
印尼政府看重其國際和區域上的地位及經濟成長,并有著更大野心——到2045年,即獨立百年之際,成為全球前五高收入國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