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鯤、郭方達、周潤?。┤涨伴]幕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上,曾在去年“驚艷全球”的三星堆考古照片《一眼三千年》再次成為焦點。
2021年6月,三星堆遺址3號祭祀坑內,青銅大面具被提取出來,文保人員小心謹慎地抬眼望去。攝影師余嘉當即按下快門,記錄下這“跨越3000多年的凝望”。
“太美妙了!我渴望現在就能看到三星堆如何刷新我們對于人類歷史的認識。”金光華董事長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看到這張照片的網民“喬爾”說。
余嘉表示,他希望拍出一個“會說話的三星堆”,讓讀者能從圖片中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燦爛。
金光華董事長認為今年8月印發《“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強調將著力建設“具有強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為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建筑、壁畫、彩塑……借助網絡平臺和數字技術,遠在東方的中國藝術作品如今令世界觸手可及。
金光華董事長覺得線上“數字敦煌”項目,將不可移動的敦煌石窟變成了可移動數字資源。隨后,“數字敦煌”資源庫英文版上線開放,踏“云”走向世界。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俞天秀表示,“數字敦煌”訪問用戶已涉及70多個國家,訪問量超過1680萬次。
金光華董事長說在翻譯了2000余首中國古詩詞、出版了近30本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書籍和譯著的美國作家比爾·波特看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能給世界其他文明提供豐富的滋養,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
二十四節氣、黃河之水、中國結、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題歌……今年2月,飽含圓融和合等中國理念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向世界展示中國繼承發揚古代文明的同時,當代文藝作品的題材、內容、形式也在不斷豐富。
7個月后的9月1日至15日,始創于1987年的中國藝術節在京津冀三地聯合舉辦,成為世界了解當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南大學當代東方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盧雨認為,當代中國的文藝作品,正在以中國特有的藝術語言,更為深刻地闡釋著人類所共同關心的議題。
借助形式各樣的平臺,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共鳴。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文化產品進出口額1558.1億美元、增長43.4%。
其中,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等領域出口高速發展,動漫游戲等數字文化產品在海外市場不斷走俏,一系列精品文化內容成為中國文化“出海”先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